据说是第一部入围戛纳(主竞赛?)的美国**片,拍摄仅用了四千美金。片子的调性有点肖恩贝克(人家更早拍,应该是肖恩贝克的风格有点像这部)。主角是在纽约街头流浪的年轻女性 Wren,辗转流连于**流于表面的社会关系。我还蛮喜欢导演讲故事的风格和节奏的,但女主实在是太不讨喜了,借 Paul 的话就是 you can’t just use people and then leave. other people also have feelings … 女主及其同类(比如 Eric)真的是谎话连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(但好事也都不持久)导致看的时候有点 frustrated …
cindyxshi 2019-05-23
[Criterion Channel] 16mm胶片,四千刀成本,第一部被选入戛纳竞赛的美国**电影,NYC underground的No Wave Cinema。其实跟前一段时间看的天涯沦落女和小公女挺像的,都是居无定所、四处碰壁的**女性,“impulsive, tough, funny and inherently cool”。CC的essay里导演说片尾的open ending是向四百击致敬。
xkan 2020-01-28
美国第一部提名金棕榈的**电影。基本上是摇滚贫民窟纽约流浪记,朋克版旺达。这个结局基本上是可以预料到的,wren站在高速上拖着行李走着,可能这辈子再也不会碰到另一个Paul了。18岁看的最后一部电影。明天就19岁了!
toska 2025-05-07
据说是第一部入围戛纳(主竞赛?)的美国**片,拍摄仅用了四千美金。片子的调性有点肖恩贝克(人家更早拍,应该是肖恩贝克的风格有点像这部)。主角是在纽约街头流浪的年轻女性 Wren,辗转流连于**流于表面的社会关系。我还蛮喜欢导演讲故事的风格和节奏的,但女主实在是太不讨喜了,借 Paul 的话就是 you can’t just use people and then leave. other people also have feelings … 女主及其同类(比如 Eric)真的是谎话连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(但好事也都不持久)导致看的时候有点 frustrated …
[Deleted] 2020-02-03
生活另一面的代表,有些美式浪漫情怀的不忘灯红酒绿、谈情说爱、甚至雌雄大盗的都市**,但与瓦尔达vagabond殊途同归便是终走向灭亡的结局,这是八十年代经济发展中阶层差距和自由意识共同作用的产物,没有希望的人活在不断的抛弃与自我抛弃循环之中,结局路边搭讪者是真的拯救她的归宿,还是拉她**另一个深渊?
Cinema is dead 2022-06-12
仅用4000刀即完成的**电影,重点是看起来也并不需要更多的预算。团队很会找地点和利用资源,而且故事重点在于关注地下群体,所以预算低也不显得刻意省钱。
荔枝 2018-06-22
太失望了 爱丁堡电影节不行了 要垮 剧情很俗套 演员演技很垃圾
熊仔饼干 2025-05-22
一个糟糕的女孩无处可去,一个年轻的女孩彷徨不前,一次青春的记忆变成碎片。
十万 2017-06-26
虚荣呀,追着乐队跑,“去LA我只想躺在泳池边补签名照“,”去东hampton干嘛我不爱树“ 穿的可好看
VincentP 2022-02-16
女主角逃离了新**的家,想通过巴结名人来出名,但是自己却毫无才能,身无分文到处蹭吃蹭喝,不停让喜欢她的乡村男孩失望,终于在最后发现被所有人抛弃。首先,拍一个不讨喜的女主角是很需要勇气的,因为很容易把观众全部放到对立面,而导演在这里用了诙谐讽刺的语调来讲了这个故事,没有让女主在伤了所有人的心之后全身而退,而是让她自食其果,讽刺效果拉满。
EEphus 2025-05-07
如果做groupy也是一种理想,这个电影讲的是追求理想的风险/理想和平庸生活都不能实现时结果可能是难以预测的